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主办
English 登录
共同让道路交通更安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2022
08-09
交管动态
打印
聚焦聚力一体推进 系统治理久久为功——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面推进国省道交通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不断巩固全省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成效,提升秩序管理精细化水平。8月4日,陕西省国省道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暨“百日行动”现场推进会在西安市长安区顺利召开。

“通过深入推进国省道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和交通安全‘百日行动’,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省厅党委的工作要求,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决打赢交通安保这场硬仗。”省公安厅领导再部署再动员。

“聚焦‘五大硬仗’和‘两个攻坚’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作为,重点攻坚,全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落地,确保我省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力推进推动夏季突出违法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走深走实。”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刘伟强调。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近年来,在公安部交管局、市委、市政府、省交警总队、市公安局的领导下,西安市公安交警支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凝心聚力推进“迎盛会强整治护平安”道路交通安全“百日行动”,构筑坚实可靠的国省道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感到安心、放心、舒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高位谋划
推动党政主导“一盘棋”

“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牵引,以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为抓手,全面落实部交管局、省厅总队‘百日行动’部署要求,奋力开展全域治理,强化示范引领,构筑了坚实可靠的国省道交通安全防控体系。”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马步理表示,近三年,西安市国省道交通事故起数平均下降8.8%、死亡人数平均下降10.1%;全市连续三年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

初心不改守平安,砥砺前行向未来。截至2021年底,西安市常住人口1316.3万人,管辖公路总里程13640公里,其中国省道共计1588公里。国省道既是交通运输主干线,又是群众出行主干道,既联系城市道路,又穿越镇区村庄,由于交通方式构成多元,参与人员结构多样,导致管控压力加剧,安全形势复杂。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西安公安交警探索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联动、街办主抓、村组响应”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为国省道示范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一体化”统筹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交安委牵头抓总作用,近三年来召开市级交通安全专题会议16次,将国省道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全面落实“一书一函”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23轮次,发送各类提示函、警示函589份,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点段1200余处。

完善“基础性”交通安全设施。去年以来,全市交通设施累计投入约2.9亿元,施划交通标线82万平方米,制作安装各类标志牌1.27万面,1915处信号灯实现联网联控,打造绿波带153条,长度超330公里。

强化“多部门”联动协作配合。近年来,西安公安交警先后建立路警、警保、警企、警医、警救联动合作机制,职能互补,有效弥补了警力缺口,提升了警务效能。目前,全市机动车登记服务站97个、警邮合作点72个、警保队员290余名。与应急、交通、卫健、城管、消防等单位共同形成“四位一体”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机制。与29家医院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警医联动救援救助机制。与气象、交通、城管等部门建立恶劣天气四级应急响应机制,实现管制封闭、疏导分流、信息发布一体运行,无缝衔接。


科技赋能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作提升实战能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几年,生活在西安的市民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导航上代表拥堵的红线越来越短了,出行更加通畅了;路口的信号灯如同长了“眼睛”,总会根据路面实际情况改变颜色。

这背后,是西安公安交警以科技为支撑,建立“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西安公安交警全力打造“情指勤舆(督宣)”现代交警警务运行机制,全面推动公安交管“业务流、数据流、管理流”深度融合,构建合成作战中枢,让“最强大脑”24小时服务“实战应用”,全面推进警务工作转型升级。

“通过搭建智慧大脑实战指挥平台,支撑‘三大系统、五大平台’,建成了‘公安网私有云、视频专网私有云、互联网电信云’三朵云,应用全国领先的‘太空舱’模块化机房,智能化存储自有数据,全方位服务实战指挥。”马步理说。

去年以来,支队科技信息化建设总体投资1.01亿元,新增监控卡口1127套,配发执法记录仪7610部,打造智慧战车400辆、铁骑360辆。

与此同时,西安公安交警支队建设事故分析预警实战平台,坚持“情报主导、合成作战、精细治理”的理念,将集成指挥平台、货车综合监管平台、人脸识别综合监管平台、百度智能分析研判平台统一纳入事故分析预警实战平台,全量汇集数据信息、搭建研判分析模型、成立五人科级建制工作专班,对“人、车、路、企”各类风险精准识别预警,一体化指挥调度,实战化勤务部署,实时开展打击、警示、教育、函告,全方位建立交通安全风险预警、研判、指挥、处置闭环机制,并牵头在国省道建立9处“数字警务室”延伸应用。截至目前,共发布预警通知220期,预警高风险重点驾驶人1575人、车辆19454辆、运输企业673次。

今年以来,集成指挥平台日均预警查处500余例,精准布控查处重点违法43591例;货车监管平台日均预警5931条,6月底建成以来共查获疲劳驾驶193例,安监警示教育1.9万余例,发函协查3800余例;人脸识别监管平台日均预警识别98例,累计精准查处失驾307例,渣土车未备案50例;智能分析平台筛选出嫌疑超员面包车228例,关联碰撞疲劳驾驶63例,警务运行质效大幅提升。


靶向施策
打出精细治理“组合拳”

交通问题实质上是民生工程,西安公安交警将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作出积极贡献。

走进长安大队执勤五中队(环山路中队)的数字化警务室,这里实现了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布控预警、拦截查处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实战单元;

在107省道下滦村平交路口,安装的“支路哨兵”通过预警功能提醒交叉口各个方向车辆驾驶员和行人及时做出预判,有效规避了事故风险;

在107省道秦岭野生动物园段,可以看到马路中间的“水泥墩护栏”变成了“滚筒式防撞护栏”,当车辆与滚动护栏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矫正车辆行驶方向,避免造成二次事故;

……

近年来,西安公安交警围绕通行秩序、执法打击、警示教育关键环节,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安全“全覆盖、整链条、大起底”式排查治理,不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实施“路口革命”,规范通行秩序。坚持“一村口一方案、一路段一方案”,对635个交叉口、915个出村口进行优化提升,改造公交港湾,创新非机动车道桥梁式或高架式设置;在17个主要出村路口安装“支路哨兵”;在子午大道十字等203处路口采取组合式大货车右转必停管理措施;长安、高新、阎良等大队设置60公里客货分道限速和“货车专用通道”,对161处国省道交通安全隐患缺口进行封闭,行人横穿、车辆斜插类交通事故明显减少,实现了安全、畅通的双兼顾、两促进。

开展“三大行动”,严管重点违法。坚持“勤务跟着警情走”,全量汇集易肇事车辆运行、易肇事违法多发、易肇事重点人群等信息,调集优势警力,针对重点路段、时段,持续开展违法查处“零点、午夜、黎明”三大行动,重点围绕“三上、三下”开展查处行动,同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工地1218场次、进农村1136场次、进学校824场次,严查易肇事肇祸交通违法行为。2021年7月开展“三大行动”以来,累计查处货车违法46.2万余例、两客一危10.6万余例、大货车右转不停1.5万余例、酒驾醉驾1.1万余例。西咸辖区开展“三大行动”以来,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0.54%。

开办“马路学堂”,强化警示教育。与人保财险公司按照“保险出资、交警驻站、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首批布设42处流动式交通安全宣传“马路学堂”,应用警用版APP,落实柔性化执法,人脸识别登录、精确评估画像、精准警示教育,同时在管辖高速公路服务区结合“三道防线”建成3处“马路学堂”,开展精准打击警示教育,实现了“警示教育一个、宣传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警示教育11万余场次,“面对面”宣教超150万人次。

依托“融媒矩阵”,创新宣传形式。西安交警“融媒体矩阵”分类制作发布80余期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在“马路学堂”、车驾管、违法处理、驾驶员考场等311处群众办事窗口滚动宣传播放,营造了人人“学安全、要安全、会安全”的良好出行氛围和强大宣传声势。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服务三夏”“七进”活动3000余次。启动“荧光计划”,为30余万辆摩托车、非机动车张贴反光车贴,免费给早晚出行的老年人及务农人员发放反光背心1.5万余件,构筑了全方位、全链条、全景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大格局。

坦荡如砥、纵横交错的城乡道路,见证着古城西安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变化;

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凝聚着公安交警实干创新、担当作为的坚守。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西安公安交警将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攻坚整治,扎实推进“迎盛会强整治护平安”道路交通安全“百日行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更加“安全、文明、绿色、畅行、惠民”的道路交通环境。(杨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网/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的作品(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10-67152935

内容征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新闻资讯(包含文章、图片、视频等宣传资料),欢迎来稿。投稿邮箱:tougao@crsa.net


热门新闻